中 EN
投资者关系简报
一、近期投资者主要关注的问题
2022年9月1日至9月30日投资者在网络上共提问50个。从投资者提问的关注点总结如下:
1、关注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扩产计划的相关提问16次,占全部提问的32%。
2、关注公司资源的相关提问24次,占全部提问的48%。
3、关注公司治理的相关提问10次,占全部提问的20%。
二、券商报告及相关信息
(一)9月氯化钾市场行情
1、价格指数轻微下降。9月29日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为4491.24点,环比下跌33.96点,跌幅为0.75%;同比上涨1019.85点,涨幅为29.38%。
2、氯化钾市场需求暂无利好回暖,成交清淡。市场出货意愿增强,报价较为混乱,中欧班列低价货源增加,对市场价格有所冲击,成交价格持续走低。青海地区疫情导致出货受阻,国产钾成交量减少。青海大厂价格以及进口钾价格下调。盐湖与藏格基准产品60%粉晶到站价为3880元/吨,较上月末下调1000元/吨;青海当地小厂57%粉出厂价3000元/吨左右,较上月末下调850元/吨。进口钾价格持续走低。月末港口自提62%白晶、粉主流报价3800元/吨,较上月末下调800元/吨;港口60%大红颗粒钾自提3900元/吨左右,较上月末下调700元/吨;边贸 62%俄白钾报价3650元/吨左右,较上月末下调750元/吨。
3、2022年8月氯化钾进口量为77万吨,按进口国别分,进口量列前三的分别是加拿大30.9万吨、白俄罗斯18.6万吨、俄罗斯14.4万吨。1-8月氯化钾进口量为551万吨,分列前三的分别是加拿大145.3万吨,同比上升1.5%;俄罗斯142.1万吨,同比下降9.2%;白俄罗斯139.3万吨,同比下降5.3%。
4、国内氯化钾市场。氯化钾市场出货压力仍存,市场询单采购小幅回暖,价格趋稳运行,预计近期市场将观望弱稳运行为主。国内钾肥市场仍会呈现出“量多价跌”现象。以国产钾肥为例,由于进口钾肥价格明显低于国产报价,下游潜在需求将会被低价货源填补,并可能进一步冷落国产钾肥。
5、国际氯化钾市场预测。全球钾肥市场基本停滞,资源流通有限。今年上半年,化肥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推动了农作物养分价格飙升。这促使全球化肥公司增加采购和运输大量产品,以避免供应链问题和俄罗斯等出口市场的贸易限制。但这些举措导致一些关键地区化肥库存膨胀,农民也开始减少购买量,这种情况给现在的市场带来了压力。据巴西国家化肥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1至7月,巴西的化肥交付量较上年同期下降8.7%。该行业组织预计全年交付量将下降5至7%。此外,巴西九月钾肥进口量下降38%,预计十月的进口量也将下降。泰国和越南库存氯化钾充足,进口商表示在农民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将减少第四季度的采购。据悉印度大合同谈判10月已经进行中,但中国合同谈判尚未开始。
后市预期:国际氯化钾市场采购积极性较差,全球需求的平淡将进一步降低价格,但市场将会在第四季度末进入稳定时期。
信息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
(二)相关锂产品市场行情
2022年1-9月国内碳酸锂产量233,331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5,296吨、增长率38.86%;2022年1-9月国内氢氧化锂产量167,006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3,077吨、增长率34.74%。
2022年1-8月进口碳酸锂91,991.99吨,进口氢氧化锂2,376.54吨,进口氯化锂405.80吨。
1、9月份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上调,价格由47.65万元/吨,上涨至50万元/吨,价格上涨2.35万元/吨,涨幅为4.93%。
2、9月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调,价格由49.1万元/吨,上涨至52.6万元/吨。价格上涨3.5万元/吨,涨幅7.13%。
3、后期预测。本月下游需求维持高景气度,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青海与四川等地物流再次受限,市场供给紧张现象不减,下游采购意向明确,采购节奏加快,供需矛盾加重,碳酸锂价格稳步上涨。预计后期仍有上涨空间。
4、9月份氢氧化锂价格继续上调,价格由47.9万元/吨,上涨至50.9万元/吨。价格上涨3万元/吨,涨幅达6.26%。
5、后期预测。9月份下游采购需求加大,市场货源流通较少,成本端有效支撑,碳酸锂价格拉涨,多方因素影响氢氧化锂价格持续上调。预计后期仍有上涨空间。
6、9月份氯化锂价格上调,价格由44.6万元/吨,上涨至46.5万元/吨。价格上涨 1.9万元/吨,涨幅达4.26%。
7、后期预测。国内氯化锂市场仍以现货成交刚需为主,企业报价仍随行就市,预测后市行情维稳运行。
信息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锂盐行业分会。
三、本月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法规摘要(略)
四、知识点问答
1、问:什么是内幕交易?内幕交易对资本市场具有哪些负面影响?
答:内幕交易是一种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利用其掌握的未公开的、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其他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进行相关证券的买卖活动,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相关证券的行为。
《证券法》规定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并对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内幕信息的范围及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此外,《刑法》规定了内幕交易行为的刑事责任。
内幕交易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损害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合法权益。从对资本市场负面影响考虑,其从总体上加剧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原则,如任其泛滥,足以摧垮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还会给实体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问:什么是内幕信息?上市公司内幕信息主要形成于哪些环节?
答:所谓内幕信息,主要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到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尚未公开是指上市公司董事会尚未在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刊物或网站上正式公开的事项。这些信息对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均有程度不一的影响,属证券交易的敏感信息。
针对上市公司而言,内幕信息主要形成的环节包括: “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 “计划”、“方案”以及 “政策”、“决定”等的形成时间,应当认定为内幕信息的形成之时。此外,影响内幕信息形成的动议、筹划、决策或者执行人员,其动议、筹划、决策或者执行初始时间,应当认定为内幕信息的形成之时。
3、问:内幕交易行为包括哪几类?内幕交易主体包括哪几类?
答:内幕交易行为主要包括:(1)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2)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向他人泄漏内幕信息使他人获利;(3)非内幕信息的知情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或其它途径获得内幕信息,并据此买卖证券或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内幕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内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两大类。
4、问: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范围包括哪些?
答:根据证券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1)发行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3)发行人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4)由于所任公司职务或者因与公司业务往来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5)上市公司收购人或者重大资产交易方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6)因职务、工作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7)因职责、工作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
(8)因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对上市公司及其收购、重大资产交易进行管理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有关主管部门、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
(9)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
董事会办公室
2022年10月30日